【完结】外部大脑 = 个人知识库 + 外部自动联想器:我理想中的Marginnote蓝图草绘相关概念补充

Marginnote团队回复了上一篇【完结】一个大胆设想,我理想中的marginnote模样蓝图草绘。本篇主要针对回复中提到的几个问题,进一步思考,加上最近产生的新想法,对这些内容做一个整理。

(构思… ing …)

一、关于liquidtext的替代方案

(一)这个设计本质上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上篇中Boyd的评论,基本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LQ设计的本质是在手写文字和卡片、原文本之间建立联系

首先,手写和手绘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根据我个人的阅读习惯,会将一小节的文档内容,用笔画出图示,帮助自己整理、理解文义。但是这种整理很难被思维导图工具所替代,因为 我们手写的过程,是在边写边想,思维是发散和极为不确定的。 但是思维导图的前提是我们已经至少理清了大部分的逻辑架构。而MN树状的结构,也不能完全展示我们脑中所想的逻辑架构。比如MN团队在画一些构想的时候,也是使用的手绘草稿的方式。

其次,手写的部分内容,是有原文依托的。手写的目的两个:一是帮助自己整理思路;二是便于自己回顾相关内容,不必再细看一遍大段的原文。但是这一类整理,都是粗略的、梗概的,无法替代相关的内容。

那么,既然 手写的内容与 原文的内容绑定,为什么不把相关内容摘录,然后把二者合并放入一个卡片呢?根据我的阅读习惯,原因主要有两点:
①对应的文字内容,并非一整节,而是一大段文字,但是这段文字并不需要摘录。
②已经被摘录的卡片内容,我们需要对这句话进行拆解,然后进一步剖析句意和关键词。但是,使用打字的方法,效率过低,不利于发散思维。

(二)替代方案建议

对于上面提到的两点,我分别想到两个替代方案,但均未考虑技术难度。

  • 方案一:用户使用【裁边/留白】功能拓展书籍的边界,然后在留白出手绘。需要列入卡片的部分,进行摘录。如此一来,这块卡片就与原文发生关联。

  • 方案二:用户将相关语段使用图片式摘录,然后开启卡片标注功能。不过,这个方案对于epub格式并不适用。

二、“外部大脑 = 个人知识库 + 外部自动联想器”概念剖析

上篇中我提到:

我们想用Margin note实现什么,答案是知识管理,还是笔记本?而夏暮大神给出的一个答案是外部大 脑。而我 在此基础上,将外部大脑分解为两个部分:个人知识资源外置库和外部联想器。

(本文用“个人知识库”替代上篇文章用词“个人知识资源外置库”)

对于这部分的理解,先来看看夏暮大神在【已实现】如何实现外部大脑:关于笔记与标签的关系,以及超链接含义的思考和建议中,针对Marginnote的知识管理功能,提出两大缺憾:

  • 当我们谈到知识管理时,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针对最后一问,我假设我们想要的不仅仅是信息,而是如何得到知识和智慧,当面对海量的信息和材料,我们也许需要不时问自己几个问题:

  • 这条信息和我已经知道的信息有什么关系?
  • 这条信息在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 我在其他地方要如何运用这条信息?

这是检验一条信息能否成为我们的知识的三道关卡,每一道门槛的阻碍都会成为我们在潜意识中给遇到的每条信息进行匹配优先级的依据,优先度低的 被遗忘或者被积压直到彻底变成垃圾信息 的速度也是最快的,其中:

  • 第一个问题如果无法回答,那么这条信息将成为我们无数条笔记中的 一个碎片 ,而不是知识
  • 第二个问题如果无法回答,那么我们甚至不能在语言上理解这条信息涉及的相关对象(比如需要谷歌维基查名词),这条信息将成为 一个悬置的疑问一个todo事项 ,而不是知识
  • 第三个问题如果无法回答,那么这条信息就会像我们曾经学会了,但是之后的生活中很少再次用到的技能,我们也许会继续关注这方面的主题,但是不会再进行深入的素材搜集与积极学习了,这条信息将聚合相关主题的其它信息,形成一本笔记本或者导图,但是我们不会为它创建一个标签以便后续为这个主题添加更多相关素材,这条信息是 一个更大的碎片 ,而不是知识

MarginNote3缺陷1:目前MarginNote的导图对我来说,没有跨过第三个问题的门槛,我可以把几本书,一个主题导图的内容组织得非常详实,从论点论据到案例事实,笔记数量成千上万,但这本导图就整个MarginNote的笔记库而言其实也只是 一个更大的碎片 ,因为在MarginNote中尚未解决 已有的笔记如何后续利用的问题 ,它们躺在一本本孤立的笔记本中,在导图的不同角落中,有人说何妨合并更多的参考素材进来呢?或者直接合并主题?但事实是即使通过这一系列的方案,这一种 使用情景上的割裂 也并不能真正地得到解决,即 MarginNote中的知识运用缺憾

MarginNote3缺陷2:此外,MarginNote在第一个问题上也是不完善的,当我们的已有笔记数目不多时,在新的材料面前,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回想当前笔记和已有笔记之间的联系,接着手动设置一个链接方便我们参照不同的节点。但随着我们的笔记库不断增长,这一流程的记忆负担和工作量就不再是可以轻易忽视的了,这是 MarginNote中的知识连接缺憾

Summary :在我的设想里, 强化标签功能 足够解决MarginNote中的知识运用缺憾, 标签名称能在笔记内容中自动匹配、识别为超链接 足够解决MarginNote中的知识连接缺憾。

为解决两个缺陷,我将夏暮大神提出的外部大脑方案拆解为两个部分,即外部大脑 = 个人知识库 + 外部自动联想器。个人知识库通过 “卡片+标签+高级筛选器” 模式解决 缺陷1,以实现快速调用目标卡片,用于实现知识重组或是其他需求(有待用户体验);外部联想器通过拓展标题链接功能,加上标签的联动,以期解决 缺陷2

三、个人知识库

本部分主要解释个人知识库的概念,至于如何实现,在【完结】一个大胆设想,我理想中的marginnote模样蓝图草绘中,我已经把现有的想法整理于其中,即“卡片+标签+高级筛选器” 模式。

(一)如何理解个人知识库?

Marginnote相对其他的知识管理工具而言,现阶段最大的优势无疑是可以其书本阅读器和卡片摘录的功能并存,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手写或者摘录)。然后我将书本阅读器所管理的文档部分,视为个人数据库;然后学习过程中输入的部分,形成的手写笔记或是摘录,视为独立的个人知识库。学习完一部分知识后,我们可以做题或者表达相关的观点,即输出。由此,我们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知网/图书馆→个人数据库→个人知识库→输出

  1. 知网/图书馆→个人数据库

理解个人数据库,可类别 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资源数据库,他们按一定标准,将相关的学术资料收录其中,每个数据库都各有所长,涵盖的资源可能重叠。

(常见各类数据库,截图自四川大学图书馆资源列表)

而个人数据库,是每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而成的。我们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或需求,去收录、阅读、吸收相关的文献资料。

如果将各个学术资源数据库比作综合大学里的一个个图书馆(比如,法学图书馆,医学院图书馆,文理图书馆等),那么,个人数据库就是我从图书馆借回宿舍的一本本书籍或者期刊,这些书籍是我将要深度学习或者简单浏览的。这些阅读过的书籍、文章本身构成了一个“个人的数据库”。

  1. 个人数据库→个人知识库(输入)

然后我们进一步思考,我们数据库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换言之,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普遍接受的一个回答是“输出”,而输出的形式多样,比如能做题、能清晰表达相关观点、写论文等等。而输出又取决于有效的输入(即习得的过程),这个观点的简述,可见下一小节。

但是,如何更高效地输入呢?How to Take Smart Notes: 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 – for Students, Academics and Nonfiction给出的答案是卢曼教授的卡片盒笔记法,这与 李敖的读书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卡片作为一个整体,源自个人数据库的文献资料,但是又独立其存在。

同时,请注意,卡片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输出,也就是说,用户要求卡片能被快速调用,所以: 卡片+标签(包含高级筛选器)=个人知识库;独立的卡片=知识/信息碎片 ≠个人知识库;而现阶段大部分用户按书籍目录归类的卡片,在实现卡片快速和知识碎片重整方面,略显乏力。

(卢曼教授的卡片盒SLIP-BOX概念图示,图源 Tour | 我们是怎么记学术笔记的?


此段的理解可配合【已实现】如何实现外部大脑:关于笔记与标签的关系,以及超链接含义的思考和建议的这部分食用。

  1. 个人知识库(输入)→输出

下面引用一段话,借以展现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写作不是研究或者学习最后的产物,而是所有这些活动发生的媒介。**也许这就是我们很少思考这一类写作的原因。这一类的写作(注:指关于心理方面的,如何在老师或者出版社编辑拒绝延期之后,在精神不崩溃的前提下完成你的写作。),是我们平日里记的笔记,是我们打的草稿。

把已经写下来的东西再改写成⼀篇文章,肯定要比把自己脑袋里面的东西提取出来、组合好、然后再写下来容易得多得多。

向读者展示如何有效地把想法和发现转化为令人信服的文章,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攒起一个互相关联的笔记宝藏。这些笔记宝藏不仅可以让你的写作更加容易、更加有趣,长远看,还可以帮助你你在将来产生新的想法。不过,最重要的是,你每天的写作,都是在把你的项目向前推动。论文的质量以及写论文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你在决定写论文之前已经记下来的相关主题的东西。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这一点我坚信不疑),那成功的写作的关键之处就是在准备阶段… 既然是这样,那也无怪乎学术界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志不是在人们的大脑里面,而是在他们的日常工作当中。

(摘自译本,原作样章链接How to Take Smart Notes: 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 – for Students, Academics and Nonfiction,原作者:Sönke Ahrens,翻译:韩大力)

这段话主要面向有学术研究需求的人,这类人往往有着大量阅读各类文献的需求。但其中一些点,也同样适用于以应试为目标的学习者(各类考试,包括但不限于期末考试、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考试)。毕竟,“论文的质量以及写论文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你在决定写论文之前已经记下来的相关主题的东西”,与老师长谈的这句话别无二致, “考试成绩取决于平时的积累”,即输入决定输出

四、 外部自动联想器

(一)人脑的联想如何发挥作用

外部自动联想器,是一个与人脑的联想相对应的概念。 为了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先来看一看人脑联想在写一篇课程小论文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来想用解答一道较难的高中数学的过程来讲的,但我实在是学得又菜忘得又多 :weary:。但是下面的整个解题过程是借鉴视频 清华学子讲【高二数学:椭圆方程】:条件越是简单,解题突破口越是难,当然,只是借鉴的思维模型。

课程:《艺术与人生》
题目:请以一部电影为例,谈谈你对它的景别、镜头运动、蒙太奇和转场上的使用及其特点。1000字以上。

解题过程:翻译——分析——联想——解答

①翻译题意(读懂题目):理解题目中每句话的意思,勾选关键词,并保证自己大致理解了关键词。类似于新闻主播朱广权读完新闻稿,然后按自己的习惯和逻辑,播新闻;又或者,想象一下,题目要求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时候,将文字里的各种边角之间的关系带入图形的过程;又或者想象一下自己边读题边勾勾画画的过程。
对于这题,翻译就是:随便选一部电影,谈谈它的拍摄技巧(不是全部,限于景别、镜头运动、蒙太奇和转场)。
②分析:深入理解关键词,不懂的要搞懂。
对于这题,选电影,不要电视剧或者小短剧或者短视频;景别、镜头运动、蒙太奇和转场分别是什么意思。
③联想:通过一个关键词,将范围放大或者缩小,联想和他相关的电影。需要注意,联想和分析往往高频率地交替进行。
对于这题,从 电影 联想到(范围缩小到)我看过的而且喜欢的电影,比如傲慢与偏见、大鱼海棠(联想题目中,要求分析拍摄技巧,排除动画电影)。然后大致回想这些电影,分析镜头技巧运用的数量,能否满足字数要求。
④解答:对于这题,就是整理出一篇文章。

另外,论坛里【视频解说】基于医学案例的标题链接与链接功能辨析中,夏暮在视频里用的医学案例,从病人的各种信息中,分析出了病人可能的病因。整个过程也可以解构为上面四步。

(二)外部自动联想器

1. 如何理解外部自动联想器?

如果大致理解了人脑的联想过程以及在输入、输出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那么开始谈论外部自动联想器。首先,外部联想器,只是作为工具性的辅助作用(毕竟,机器完全替代人类的时代在我的有生之年多半还不会到来)。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个【已实现】如何实现外部大脑:关于笔记与标签的关系,以及超链接含义的思考和建议回复区中,夏暮的一段话:

在卡片数量较少时,人脑的自动联想,可以快速找出可能的答案或者解决方案,而当卡片数量变多或者情况变复杂时,人脑就会出现”短路“。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回到初高中时的数学课堂,有一道你只能解一半但是怎么也解不出的题目,但是经过老师讲解,加上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你熟悉了解题套路、技巧,你便能把一个题变成一类题,举一反三,顺利解题。可是当这些技巧面对一道压轴题时,你却想不起来如何作答,老师却用早就讲过的解题方法、知识或者技巧,让你恍然大悟,这些技巧和知识明明非常熟悉,但是自己却想不起来。这其中除了涉及联想,当然涉及尝试不同解题路径的问题,以及对各种解题路径相关知识的熟练程度。

当人脑无法快速完整的联想出 所有熟悉的可能的答案 时,机器自动联想器却可以做到。
比如,在夏暮【视频解说】基于医学案例的标题链接与链接功能辨析中的那个案例,从西餐厅联想到牛排,但事实上,可能还有别的食物或者事物是元凶。所以接下来,我们将联想域扩大,西餐厅→食物→标签集食物{牛肉、生蔬}/可归属于食物的标题,西餐厅→食物由人脑完成,但是食物→标签集食物{牛肉、生蔬}/可归属于食物的标题 由外部自动联想器完成。然后,从食物联想到可能有关的疾病 牛带绦虫病 ,一方面由人脑进行模糊联想(存在和牛肉相关的疾病),然后仅一步点击牛肉,缩小联想域,确定相关的信息。 需要注意,外部联想器的作用只是辅助性的,帮助人脑在模糊记忆的情况下,找出思路,相当于游戏中的提示;但是外部联想器不能替代人脑的对于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而且分析的过程也包含着一些联想的存在。

在大致理解以上例子的基础上,做出总结:人脑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会面临【翻译——分析——联想——解答/整合】的逻辑思维过程,而分析与联想往往频繁地同时发生或者交替发生。外部联想器的功能在于:当人脑在联想过程中遇到记忆模糊或者卡壳的点,通过扩大联想域或者细化(缩小)联想域的方式,给出提示,帮助用户联想。

(理想中的效果,大概类似于给出下图中的弹窗提示。)


(或者类似下图的知识关联)

2. 如何开发外部联想器?
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想法,除去与【标签】主界面功能区相关的内容外,我暂时没有理清楚。本贴先列一部分已有的想法:

借用【已实现】如何实现外部大脑:关于笔记与标签的关系,以及超链接含义的思考和建议回复区中,mn05020的一段话:

  • 外部联想器,又可以分为两部分:

    • 由内(大脑)向外(输出)的自主构建的思维导图,构造逻辑主要是:概念从大到小、逐步细化。

      这部分如何实现,大部分内容已经列在【完结】一个大胆设想,我理想中的marginnote模样蓝图草绘中,主要集中在关于标题链接功能的优化建议部分。还有一部分内容,因为还涉及【学习/笔记本】主界面功能区的内容,比如:是否保留线性笔记?还有链接功能的优化建议,以及提升自主构建思维导图的自主性和便利性优化建议等等。
      但是我现阶段的想法比较零碎,所以等思路清晰后,可能会另开一贴,在第三篇帖子里整理相关的想法。

    • 由外(个人知识库)向内(大脑启迪)的知识漫游,类似于现阶段roam research和obsidian的功能。

:boom: :boom: :boom: 结语 :boom: :boom: :boom:

其实在思考过程中,自己蛮卡的,然后就去B站刷“笔记”相关的视频,其中up主Struggle_with_me对多款知识管理软件都有着深度体验。我个人认为,Marginnote团队也可以参考一下他们的知识管理习惯和需求。
此外,卢曼教授的卡片盒笔记法也给了我大量启发。下附有关卢曼教授的卡片盒笔记法的书籍英文版全文下载链接:
如何做智能笔记:一个简单的技巧,以促进写作,学习和思考的学生,学者和非小说类图书作家

:thought_balloon:希望大家能读懂一大半,期待您在下方留言讨论 :thought_balloon:

9 个赞

继续上个帖子,我也复读一下,
为什么我不写“粗略的梗概的”内容呢,因为我这么写了以后,工科的知识,保守一点,过一个月回来再看我就看不懂自己写的东西了。比如,这孤零零的一个公式干啥的?于是我又得重看那些不说人话的书。可书上也没说啊,这个字母是什么意思?前面早就提过所以这里没再赘述吧,好吧,那我得翻翻前面,找找这个字母到底什么意思。好不容易找到了,我现在终于知道这几个字母的意思了。于是它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
所以我还是尽量把自己的思路完整写下来,有时会用加粗啊、颜色啊之类的方法来标识其中的重点词句。也可以说是费曼学习法,自己以为懂了其实没懂,我得假设我是给不懂的人讲,把自己的思路有条理地写下来,并且以后复习这部分时,简单看一下自己写的东西就明白了,这才是真的懂了。
可能因为我太蠢了才会有这种痛苦。
所以我的脑图,其实制作完以后就可以脱离原文档独立阅读了,不需要再回看原文。

我觉得可能这说的是一些逻辑性相对不那么强的书籍。
顺带我想想,能不能参考一下大爆炸?在OCR准确率足够高的情况下,选择PDF上的一段话进行大爆炸,然后选取关键字词进行“句子缩写”,然后点确定,这一段话就被摘录为一个卡片,卡片内容是自己选择的缩写。
我偶然想到的,不知道有没有实际用处。

1 个赞

支持楼主,我也曾开帖表达过“层级标签管理器”的建议。
目前MN3还只能算是读书笔记工具,离“资料体系化”和“个人知识体系”管理工具的功能还相差甚远,此两体系管理功能不能实现,也就不能很好地为知识输出和思维灵感产出服务。
楼主提出的强化凸现标签对信息资料的管理功能,则提供了MN功能跃升的可能。
“李敖读书法”,其实就是我们形成个人知识体系的形象化过程和本质原理:我们自幼,通过眼耳口鼻触等学习、接触到的信息,最终都被大脑进行了相关性属性归类,大脑在这里的相关性归类依据往往包括有:同义、近义、反义、潜在相关性、感官相关性、抽象意义相关性……我们在习得知识经验后再调用时,会按脑中这些知识信息归类属性,即时定位(标签检索)它们。
以上,“李敖读书法”和大脑对信息的归类处理方式,实质就是:有层级关系的标签管理 :innocent:每个信息知识点,还可以被打上不同标签,如此一来,这个层级标签管理器就不仅仅有上下层级关系,还具有了空间网状结构,更贴近大脑思维特性。
为什么在目前脑图笔记外,尚需要一个强化独立出来的标签管理器?
脑图笔记,基本上是一个资料阅读学习的初加工(粗加工),它的知识脉络,是被书籍资料限定了的,我们阅读时,虽然对段落进行了审读分析,但对整个篇章、整本书籍,甚或更多其他相关主体的论文书籍的思路,无法做“跨界交错”地整体重新归纳整理与总结,也不能对它们内部段落、字句概念、单个论点,进行分门别类,从而以备知识输出之后用。
有了层级标签管理器,就可以把粗加工的段落脉络,重新按照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模式和偏好、实际要解决的主题之思考需要,进行重新编码,最终能形成一个自己定制的知识宫殿——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个人外部大脑”系统。

我觉得要实现外部大脑,需要MN对数据库的关键词、近义词有自动提取和推荐功能,如我的帖子所述:“第二大脑”,MN需要先实现roam research的Ulink reference自动推荐相关链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