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3.7及未来:用MN进行创造(纯文字)

注:本文适用于对MN有一定经验、想对MN的产品逻辑有一种整体性理解的用户,因此本文不使用任何图例。

关于MN作为知识型软件的测评已经足够多了,每一个使用MN的人首先期待的,自然是如何用这个神品APP安排自己的学习,用它来整理自己的知识,让它成为第二大脑——这一时下对相似工具十分流行的期待。但是我发现,还没有什么人介绍MN逐渐从“知识型app”向“创造型app”的转变,并且在这条路上的探索越来越精深,而正是这一点,让MN变得非同凡响。
需要解释上面提到的两个概念:知识型与创造型。知识,最符合直觉的含义就是信息,所有的知识都是以各种各样的信息表现出来的,如图片、文字、声音等等都是信息。但构成我们的知识只不过是我们所有接收信息中的一小部分,这部分信息是被我们自己秩序化的,我们用我思整理了这个信息充盈的世界。对于知识型APP,我们期待它能通过对人的记忆特性的科学的研究,以及软件精细的设计,带来高效的输入。创造,顾名思义,是给思想的世界(进而可能对现实的世界)带来它所没有的东西,因此,创造是进行一种无中生有的活动,也许你察觉到了,上帝好像就是这么做的,这就是使人不仅仅是信息处理的机器而之所以有尊严的活动:上帝创世,而人创造。对创造型APP,我们期待它能不阻碍我创作的挥洒,更能刺激我创造的欲望和灵感闪现。

   MN是如何做的呢?它如何建构知识型体系,又如何建构创造型体系,以及如何把二者衔接起来的?——通过层层递进的使用方法和逻辑。

MN按照知识获取的流程,设计了多层次的阅读逻辑,并逐渐转变为具有输出能力的创造模式。
1⃣️第一层,在“文档模式”下开启工具栏可隐藏,此时,一切工具选项都被隐藏,以保证文本处于纯粹而无干扰的环境下,此时适合对文本进行速读,或初次阅读,统览文本。当然,习惯边读边勾画的朋友,可以开启pencilkit(3.7,即新版本特性)功能,而在之前的版本,你只能在无法隐藏工具栏与沉浸阅读(不可改变画笔工具)中二选一。可以说,Pencilkit的加入,让沉浸阅读的体验上了一个台阶。
对于未来的期待:沉浸阅读时,如果手写笔记/勾画能与添加书签结合,而不是像现在把书签选项藏得太深,就更能提高初次阅读对后来阅读的贡献了。
总之,在第一层逻辑-初次阅读的体验方面,MN做了工作,也应按此逻辑进行后续的开发。
2⃣️第二层,文档模式下,开启工具栏(或者隐藏工具栏模式下点击画面唤出)。这一阅读层次即可以和第一层结合——当第一层的手写工具转换成摘录工具;也可以和第三层结合——即第二次阅读直接开启学习模式进行摘录。因此,我几乎很少单独用这一层的阅读方式——除了在手机上。因此,我认为这一层次的阅读,是最适合手机这样小屏阅读的。因为在手机上摘录比划线容易,而开启学习又使得文档画面变得极为逼仄,于是不好用也不好看。
因此,如果单独放在手机上,这一层阅读是合适的,但也因此说明,在iPad这样的大屏上,这一层的逻辑尚有开发空间。
3⃣️第三层,开启学习模式。在这一层,我们就正式进入MN的核心功能范围了,MN的优势以及3.7的进步都将围绕着这一层的阅读逻辑展开。之前说过,对于信息的处理,关键在于“信息的属我的秩序化过程”,说人话就是我们通过重新排列、总结来安排由其他人书写的信息,把他人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脑图是很好的整理方法,这一点,已经无需赘言,MN做得最好的,是之前不久的版本给PDF文档配置OCR文字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摘录效率和体验。而MN设计的脑图,通过标签、链接、辞典(我用“辞典”而不是官方的“字典”一说法,是因为字典并不恰当。对概念的定义和摘取完全不是一个一个字,官方的想法应该是引导用户在学习单词时时使用这个功能,但它的意义更加重大,它像是“辞海”中的“辞”,而不是一般“字典”中的“字”)的设计,把知识的内在连接发掘释放出来了,在官方的“引导文件”中已经有了很好的介绍。这里主要为你厘清,所有这些功能是如何统一在一个逻辑之下的。
在学习模式中,主要的手段是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裁剪生成脑图,按照阅读者的要求搭建脑图逻辑关系。脑图的内容可以直接定位到文本位置,这样就开辟出了另一条阅读路径,即从脑图到文本。也就是说,在对文本重建逻辑后,文本的重要性让位于脑图重要性。由于脑图的直观和非线性,他更符合人脑的信息存储模式,因为人脑记忆信息不是线性,不是书本那样从第一页第一个字到最后一页最后一个字的,而是跳跃性、主次分明、统观的。书本文本形式仅仅是信息最便捷的载体,却不是信息最易读取的载体。由于脑图的这种特性,不论是复习,再次阅读或者是知识概览索引,都变得极为方便。当然,MN提供了比脑图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的“大纲”功能,可以加速信息查找。
在脑图的基本框架建立后,MN围绕此对脑图功能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增加标题链接功能后,文本的关键信息提取则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当学习新知识时,专有名词会成为理解的阻碍,或者在阅读外文文献,某些词汇需要注意或记忆,都可以用辞典功能进行摘取定义。当你学习的东西较少,这个功能是不起眼的,而如果你要获得新的知识(特别是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你需要定义的概念越多,它对你就越有用。这个辞典功能还可以链接到其他“学习”,这个时候,它就会带来出人意料的作用,这在后面的层次再说。
脑图本身是层级架构的,因此原则上,脑图的任何一个起点都是中间节点,它应该有父节点和子节点。因为我们的思维空间是无尽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脑图就是对这样人的思维空间的模拟。在3.7中,MN增加了脑图层级的概念,是从原来的“焦点”功能和试验性的的“灵感盒”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当某个“学习”文档的脑图过于大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聚焦到某些脑图,进行更精细的操作。因此,脑图层级是脑图本身功能逻辑的自然延伸,是为更高要求的脑图操作而生的。另外,“脑图层级”中每一脑图都可以建立自己的链接辞典。目前来说,“本学习辞典”、“超单一学习辞典”、“层级脑图辞典”三个层次已经可以满足各个使用场景对辞典的不同容量的需求了,可以保证文本的整洁有序。
与此同时,在3.7中,每一个子脑图都是一张巨大的草纸,这一点在官方功能介绍中已经说明了。这个功能的考虑大概是,在专注于某些文本的学习中,脑图太正式了,会降低修改的欲望,而阅读学习中的一些灵感,记录在文本上怕因为不会再详读文本而遗失,手写的草稿则随意的多,这样,一方面减轻制作脑图时的心理负担,一方面也提供了学习中随时的灵感进行记录的方便(顺便说一句,草稿可以直接拖拽到脑图里,从非正式直接转为正式)。一个建议是,希望能像LiquidText一样可以把记录的灵感(还没有转化为脑图那些)定位到文本的具体位置上。
在脑图界面手写笔记应该算是MN在向创造型APP转变的最重要一步(虽然它的使用体验还需优化)。以往,你无法在MN中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输出你的创造性思想,因为脑图是片段的,文本内也不适合做总结性、总览性笔记,而现在在脑图界面就可以做到了,并且可以图文并茂的。这个在以往我会用Goodnotes做的工作,可以集成在MN中了。
现在,MN已经有了非常多对知识进行标记的功能:标签、脑图、各级别辞典、脑图链接,这些功能是创造生成的地基。现在,拥有了如此多层级、设计精妙的阅读工具之后,回想一下传统的文本阅读,如果不做任何笔记,没有任何脑图、标签、辞典、链接,多么可怕,充盈的信息就等于没有信息。现在,创造就从这些把知识归类、编排、自我化的信息中涌现出来了。当你在不同文本上发现出现相同的概念或词句,辞典功能就能提醒你其中富含的差异,很多时候,这些差异都是被大脑忽视了。对于研究者,正是这些差异的地方存在着新思想。再比如,通过脑图之间的链接(包括跨学习链接),当再次复习到脑图和文本的时候,曾已经遗忘的思想链接又被找回,而且由于更多知识的积累,曾经不经意的链接变得富有内涵,从而激发创作的灵感。这些都是传统阅读和学习方式无法带来的东西。传统阅读曾有这样的说法: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在使用MN阅读和学习的时候,这样的过程就没有那么神秘了:链接使书籍内容更充实,脑图和大纲使信息更简洁,不仅如此,丰富的标记方式让灵感随时发生,创造随时进行。
最后,如果MN更加朝向创造型APP发展,便能与竞品拉开差距同时,能为创造的发生培育土壤。曾有传言中国人缺乏创造力,这当然是荒谬的,但是用恰当的工具可以提高创造发生的概率,又何乐而不为呢?

11 个赞

理解得真透彻 :mask:

顶一个,这篇帖子值得更多人看到!

支持这一想法,强烈建议,在文档、学习和复习的基础上,增加创作功能

我每次对一本书做完脑图,再回头看的时候就会头疼,空间显示内容的效率太低了

2 个赞

赞同,我也觉得MN显示信息的效率太低了

2 个赞

最近在内测中重新关注这个话题,很有收获,谢谢精彩分享!

非常赞同,尝试把思维导图导出为word再次惠顾,但是大纲层级感觉不是很明显,有一种整理完之后反而抗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