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图节点的标题与评论&框架分支的困惑与思考

iPad + Apple Pencil 是我无纸化学习的硬件基础,而 MarginNote 则是软件基础,我专门用于对大部头书籍进行结构化的整理。但是在使用 MarginNote 的过程中,作为重点的脑图功能的两个细节一直在困扰我,也就是标题里提出的:

  1. 脑图节点的标题与评论的关系。
  2. 脑图分支中的框架分支的作用与意义。

标题与评论

在使用 MarginNote 进行自动摘录时,软件默认将摘录得到的信息作为脑图节点的评论,并连接到原始文档。这在我一开始使用这个软件时就觉得很困惑的地方。

在一般的思维导图中,脑图节点由 内容备注 组成。我们关注到一个节点时,首先关注到其 内容 ,然后根据 内容 进行回顾。大部分思维导图软件(如 Xmind)中,节点的 备注 (Xmind 中称为笔记)是不会直接展开显示的,只是起到对内容进行解释说明的作用。那么按照类似的逻辑,MarginNote 中脑图节点的 标题 对应上述对 内容评论 是对其进行解释说明的 备注 ,软件中也提供了脑图中“只显示标题”的开关,似乎佐证了这一设计逻辑。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MarginNote 的软件设计者认为摘录的信息更多情况下是解释说明的 备注 ,而非我们最终结构化的脑图中节点的 内容 ?但是我在使用过程中感到非常困惑的地方在于,因为我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习教材等形式对书籍,其特点是:有大量的新概念及其解释。而这样一个概念在脑图中需要一个节点, 标题 为概念名称, 评论 为概念解释。

因此我在摘录时,往往需要多步解决:

  1. 摘录概念名称,得到节点1。
  2. 设置节点1标题为概念名称,删除其评论内容。
  3. 摘录概念定义作为节点2。
  4. 将节点2作为节点1子节点,然后合并这两个节点,得到这个概念的最终节点。

在我发现标题自动化插件前,这件事异常麻烦,因为其第 2 步涉及到了键盘输入。为什么一定需要先获得一个只有概念名称的节点1?因为有时候在新概念提出时,并没有马上给出其定义,其定义可能出现在下文几段、几页甚至几章后。而我第一次遇见这个概念时的上下文将会决定我对这个概念的初步印象,所以这个上下文是我在回忆这个概念时的重要依据,且其上下文中出现的其它概念一定与这个该概念有着强相关性,所以我希望记录得到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的位置。而要保存这个位置,必须要有一个脑图节点。

而已有的 Autotitle 插件,在这套逻辑中也不实用,因为其默认摘录得到一个只含标题的节点1,在节点2与节点1合并后,节点1对应的摘录信息就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个标题。现在的解决方案是使用 SwitchTitle 插件,此插件可以自动生成标题为概念名称的节点1,并且在合并后节点1对应的摘录信息也不消失。

这让我一直很困惑,不知道软件设计者和各位如何思考节点中 标题评论 之间的关系?

分支样式

使用框架分支样式在各类思维导图软件中 MarginNote 也是我见过的独一家。其他思维导图中提供的外框,是对框内若干个节点的说明,外框并不是脑图节点。而 MarginNote 创新性将外框也作为一个节点,框内节点以框的子节点存在,我觉得是很好的逻辑。

我一向是希望能对工具物尽其用的,但让我困惑的点在于,这样一个设计逻辑似乎也在摸索之中,并没有能够将其很好的利用起来的方式。在官方提供的说明指导中,有这样一句话:

通常来说, 框图是集合,树形是联络 。我们可以选择一部分内容以树形的形式显示,而保持其他部分的框图结构。像目录这样的有序联络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树形显示,它帮助我们纵览和展开知识结构,而框图则是细节的补充和堆叠,以促进我们强化知识点。

但是无论是在官方的《基础操作指南》还是《MarginNote3 笔记本范例》中,框架分支都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要不用于最外层,将一本书的内容用框图框起来。要不用在最底层,将几个彼此联系不紧密的节点进行罗列。颇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在我的使用过程中,我觉得框架很容易理解成: 一个节点可以由若干个子节点组成。 而树形分支难以直观的表达这种感觉。对应的,树形分支直观表达: 一个节点可以深入分类成若干个子节点。 当然如果你认为这两种理解是相反的也可以。

所以我的思考是,如果可以按照上述理解,框架分支和树形分支,表达出节点与其子节点的关系是不同的,那么软件设计中,这两种分支在同一个节点中应当同时存在。即:一个节点既是部分子节点的堆叠,同时也是部分子节点的联络。或者说:一个节点既由部分子节点组成,也可以分成若干个子节点类。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计算机作为节点,那么其硬件构成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总线;但计算机还可以分为:微型计算机、家用计算机、超级计算机。

在这样的描述下,计算机这一节点下,有八个子节点,他们与计算机节点的关系是不同的。将”计算机“这一节点所有子节点作为框架分支展示或者所有子节点作为树形分支展示,都无法体现出其不同。这种时候虽然我们可以加入中间节点“组成”和“分类”,但毕竟不如其属于不同的分支形式来的直观。

框架

下图是我觉得理想情况下的节点状态。

所以问题也是:不知道设计者和大家如何思考利用框架分支与树形分支?

以上是我在使用 MarginNote 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和思考,也许目前有解决方案但是我尚未发现,希望大家指点迷津。思考太过浅显之处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1 个赞

关于标题和评论这一部分非常赞同,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有大量的“概念”以及对于“概念”的解释或者定义,我也认为合适的思路是用更醒目的标题来放置“概念”名称,评论用来存放相关定义,软件目前对于“一键摘为标题”的功能支持的确还有欠缺,我也看过论坛中有相当数量的同学提过这个问题。

同时分享一下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我先只摘录“概念”名称作为一个节点1,然后再次划选“概念”名称,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设为标题”。这样相当于只操作了两次“摘录”步骤,无需删除评论内容,就能得到一个只显示标题的节点,且后续节点2的合并也不会使节点1的摘录信息消失,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如果点开节点的详细编辑界面,能看到节点1的最初的“概念名称”评论还是存在的,只是不在脑图界面显示了。

没有使用SwitchTitle是因为“点击节点”这个操作的误触门槛略低,而且我依稀记得必须点击节点3次(还是2次?)才能转换成想要的“只有标题”状态,而且无法设置节点转换状态的顺序,让“只有标题”变成点1次即可,导致每个新节点都要点3次,要是插件开发者能更新这个功能就好了。

1 个赞

感谢你的评论与建议,我本来想尝试下你的方法,但是并没有找到“设为标题”功能 :joy:,但是我也发现:SwitchTitle 保持 标题评论 同时存在时,标题评论 中存在但是不显示的情况。SwitchTitle 插件确实有误触的可能,但是确实是我目前找到的最佳解决方案了。操作如下:

  1. 在关闭 SwitchTitle 插件的情况下,摘录概念 名称 作为节点1,摘录概念 定义 作为节点2。
  2. 合并节点1与节点2得到概念节点3,此时概念名称与概念定义都作为节点3的 评论
  3. 打开 SwitchTitle 插件,点击 一次 节点3即可得到完美的最终节点(即概念名称作为 标题,概念定义作为 评论,且 标题 不在 评论 中出现。

在进行步骤1和步骤2摘录得到多条概念的节点后再进行步骤3,可以避免频繁打开关闭插件。这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移动脑图时误触;不小心连续点击。

如果会编程的话,删去插件中其他转换过程即可避免不小心连续点击的问题,但是在误触其他不需要设置标题的节点后要恢复可能会比较麻烦,所以并不建议这么做。

我在求助开发者,看是否能够开发一个插件在步骤2合并两个节点时自动进行转换。

我的方法如视频所示:

我之前的流程是如果节点后续无需合并评论的话,则直接使用Autotitle制作,如果有评论需要合并,就用视频里的操作先生成标题节点再进行评论的合并

这样看来你的方法更加的简便,毕竟连续制作节点的话,每个都要划选两次其实挺累的,而一次性制作多个节点后再统一用SwitchTitle进行转换就十分便利,受教了 :smiley:

记得好像mn的插件是用js写的,不过对于js并不是特别熟悉,等之后学习任务没那么繁重了,我很有兴趣去了解一下hh,就能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定制一些插件了